2019年3月5日上午九點,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政府工作任務指出,2019年繼續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那么稅收改革將對成品油行業以及消費者帶來何種影響?
目前,成品油行業現行的增值稅稅率為16%,據政府工作報告所提出,年內將制造業增值稅稅率降至13%,直觀來看,首先獲利的即是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的降低。據統計,2018年5月1日,根據財稅部印發《關于調整增值稅稅率的通知》,成品油增值稅稅率由17%降至16%,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分別降低75元和65元。根據此次降稅幅度,測算,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每噸降低約230元左右。
稅率與最高零售限價調整
民盟中央對該提案給出了三方建議: 1、完善成品油消費稅制,落實結構性減稅政
稅目列舉應更加科學,彌補稅收漏洞。按實質重于形式的稅法原則,在對成品油稅目正列舉的基礎上,在稅法中增加“成份上與成品油可比、功能上對成品油可替代的石油化工產品參照相關成品油稅額規定計稅”的條款,比如可參照柴油標準對輕循環油征收成品油消費稅等。
征稅環節適當前移,實施“以進控銷”,將成品油消費稅征稅環節由煉化企業的出廠環節改為進料環節。
中長期適時開征原油消費稅,實現對所有下游液體化工產品的全覆蓋,織牢織密油品消費稅“稅網”,抑制石油過度消費,確保國家能源安全。
優化成品油消費稅結構。2017年柴油消費量約1.65億噸,約占全國成品油表觀消費量的51%,2018年預計在1.6億噸左右,占50%以上。若將現行柴油消費稅單位稅額降低一半(按每升0.6元計),減稅規??蛇_1100億元以上。近期大幅降低柴油消費稅,適時恢復征收航空煤油消費稅,強化監管、堵住稅收漏洞,做到應收盡收。
通過優化成品油消費稅結構,落實結構性減稅政策,改善營商環境,降低成本,惠及民生。
2、完善監管體系,健全激勵相容的長效監管機制。
盡快將成品油消費稅改為中央和地方共享稅,同時建立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和問責機制,激發基層稅務部門的監管積極性、主動性和能動性。
推動稅收征管革命性轉變,由“包稅制”和“以票管稅”轉為現代稅收征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推動監管方式由納稅人申報和“以票管稅”向大數據治稅轉變。
3、出臺司法解釋,加大對變票企業和變票所涉及的違法行為的打擊力度,加大刑事處罰力度。
從最新消息中也可以看出,在制定相關政策的過程中,國家正在著眼于解決行業企業的困難,結合市場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堵住行業的稅收漏洞,另一方面給行業企業一些稅收上的傾斜,這也將促進整個石化行業良性發展。
文章內容摘自網絡。
往期精選